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幻灯
探寻平潭古街 感受“福”文化
2022-03-1408:55:42来源:

福见平潭

平潭古街,指北街到江仔口一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平潭县城的全部城区,包括后围、北街、辕门街、南街、新府口、夏致街、土地街、亭下街、五福庙、万顺头、合掌街等地。这一个个具有海岛特色的地名,记录着平潭城市之源。

在这里,“五福庙”“福恩境”等平潭古街“十三境”的故事仍在延续。近日,记者来到平潭古街,寻访这里的“福”文化。

福兴首境庙宇的青石墙壁上,雕刻着山川湖海、鸟兽鱼虫的彩绘浮雕,神态生动,立体感十足

探秘“十三境”专家释疑解谜题

来到平潭古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庙多,有五福庙、土地庙等,而这些庙宇的门额上,镌刻着某某境的字样。五福庙上镌刻的是“五福境”,土地庙镌刻的是“东南胜境”,后围庙镌刻的是“福恩境”等。

福兴首境庙宇飞檐雕刻精美

眼前,身处于夏致街60-1号,就是一座名为“福兴首境”的庙宇。庙宇外观十分大气壮观,是中国传统庙宇的建筑风格。四角翘伸的飞檐,形如飞鸟展翅,给人以向上的动感。屋檐上立着精美的飞龙雕饰。庙宇的青石墙壁上,雕刻着山川湖海、鸟兽鱼虫的彩绘浮雕,神态生动,立体感十足。而在墙角处,“渡船头”三个刻字十分惹眼。

平潭县志主编吴金泰老师对平潭古街历史研究颇深,他告诉记者,夏致街原名是“下底街”,因在土地街北面地势低下而得名,夏致街往西北原有“渡船口”,相传是平潭老城关最早的码头。实际上,土地街往西原来也有个码头,建于清末,后替代“渡船头”成为民国时期平潭县城主要的对外水上交通要道。

此外,据其介绍,此处的“福兴首境”是平潭古街的其中一境,古街共有“十三境”。通过“一境一庙”的历史,可以清晣地串起古街的前世今生。

那何为“十三境”?据《问答平潭》记载,“一境一庙”是旧时平潭约定俗成沿袭久远的民风,又引申衍用作村落的名称。以前平潭县城城区曾划为“十境”,俗称“十境底”(“十境为底而成平潭”的意思),后又有“十三境底”之称。

吴金泰老师说,“境”就是“界”,用现在的话说就叫“村”或“街道”。古街有“十三境”也就是十三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供奉一座庙神,相当于这个街的主宰神、保护神。“十三境”具体为,福兴正首境、福兴首境、福胜正境、福胜正首境、隆应境、五福境、福恩境、福泉境、福德洋境、东岚胜境、卿里胜境、桂秋馥正境和桂秋馥境。让人可惜的是,如今,桂秋馥正境、桂秋馥境,因战乱、修建整合等庙名和庙址已无处可寻。

“以前,平潭潭城并无像样的街市,但有习俗,每逢初一、十五设墟赶集。而且每逢农历正月新春、每年的中秋时节都会以‘境’为单位进行社火庙会活动,其时神明巡游,彩灯荟集等。”吴金泰说,每年的“迎神”会从福兴正首境开始,因此,它也成为平潭第一境。

在《闲话平潭古街》一书中,有一篇名为《岁月沧桑话古街》的文章,作者吴金泰老师在文中,回忆起当年庆祝抗战胜利的踩街活动盛景。“那时,踩街活动举办了三天三夜,有条不紊,主办方就是各境,大家轮番上街,各展所长,不甘居后,使许多重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据吴老介绍,“十三境”涵盖了古时的老城区,还与明末时期的周鹤芝将军有关。清顺治年间,周鹤芝移兵海坛后,在城关辕门顶建总镇署,孕育出“平潭街”的雏形,慢慢地城关便在此基础上,衍化为全岛的政治经济中心。至光绪年间,据说,城区建设有108幢房屋,延至民国初,县城型制已粗具规模。其中,初步形成的8条街道,总长约1150米,占地0.33平方公里。

“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街巷布局紧凑,互为衔接联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县政府为改善街区形象,决定改建南北街,100米长的骑楼砖墙楼房才得以面世,在老街区中可谓鹤立鸡群。”吴金泰说。

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古街的房屋上

夏致街井

穿行老街区 寻踪觅迹道风物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这是宋代诗人龙昌期对水城福州的商贸物流繁盛的精彩描述,如今用来形容平潭古街,也十分合意。

↑行人穿梭在南街上,两边是特色的红砖骑楼

从南街行至北街,一路街景不断切换,阵阵古朴传统的气息扑面而来。南街两侧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闽南红砖建筑,这些古厝构造轻巧,砖雕精细,风格统一,颇有韵味。

福兴首境大门

据常居住此的林姓老人回忆,以前,这里店铺林立,有制作染坊、制作灯笼、补伞、粮店等。商贾穿梭,一派热闹繁荣。而今,不少古厝早已人去楼空,略显破败。但过往的三两行人,在街角嬉戏玩耍的孩童,仍让你感受到这里的散不去的烟火气。

当你走进一排排古厝前,你会惊奇地发现,许多老建筑的门墙上,贴着“不可移动文物点”或者是“第三批历史建筑”等字样。

据悉,目前古街范围内有包含省级文保单位——五福庙、县级文保单位——高诚学故居,还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比如岚城影院、天主堂、福音堂、后围庙、南街四眼井等。

眼前,这座位于辕门社区地域内的观音堂,颇有来头,它也在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名单内。据《平潭县志》记载,观音堂始建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同治六年1867年。复修于1947年。观音殿面阔进深各一间,配左厢房。庙堂为檐脊顶悬山式,前廊二根石方柱,刻有楷书“观音”楹联。正脊为“双龙脊”四角斜穿燕尾翘脊。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他用,1984年收回。1994年筹资重建。观音堂两边有一岩石,岩缝里长年流出泉水甘甜而清凉,久旱不涸,先人在此地挖一口水井,取名为观音井,久之成为街庄名。

当天,在观音堂西侧,夕阳照射在观音井戏台上,披上了一层金衣。紧挨着戏台一侧的墙壁上,“今晚演出忠良之后”“狄仁杰保将”等字样的红色演出海报整齐地粘贴成一排,让人感受到每到演出之时,村民摩肩接踵,在此观赏闽剧的盛景。

相传,平潭观音井戏台在清末民初建成,是当时城关境内唯一的一座戏台,采用杉木圆柱搭盖、瓦屋顶结构。每年观音寿诞或者重大节日,就有商贾大户出资献演,观众聚集一堂,观赏闽剧,热闹非常。在2013年,经过乡贤筹资建设,观音井戏台又进行了升级,铺设了水泥场地,并采用了双层铝合金材料修筑。如今,这里还精彩举办闽剧演出,是附近村民的一处重要的娱乐文化场所。

佳话永流传 文化名人志士辈出

“古街是平潭近代人文文化聚集沉淀的地方,许多近代文人来自古街。”平潭民俗文化专家赖民说。

↑古街街景

据介绍,平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与澎湖、南澳并称海上“三山之目”,扼控江浙闽粤。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克复平潭;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援剿镇”移驻海坛,设海坛镇水师,开启赓续200多年风雨沧柔路。因缘际会,为平潭造就一批尚武精英、水师俊杰,催生出“六提督十二总兵”的人文历史奇观,以及诸多副将以下阶层的水师将士多达百来人。这些才俊英杰中,尤以平潭老城古街为众。

其中,詹氏父子和虎门水师提督陈应运是五福境人,“福建抗英第一人”江继芸是右营村人,江南提督蔡炳是渡船头人,还有民国刘尧宸中将是夏致街人,施恩及其子孙“一门三虎将”的佳话也仍在流传……

与此同时,平潭自明代兴儒之后,声教所渐,人文蔚起,县学始创,文风初盛。建立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兴文书院”,即取“振兴文风”之意。至清末民初,诗、文、面、书法各界人才辈出,老城尤甚,“东岚”“兴文”诗社吟会影响颇巨,中医药也声名鹊起。这些文彦辈出,英才迭起,为古镇老街增色良多。

“他们都来自古街,古街养育了这些儿女,儿女们为古街刻写了传说。”赖民说。

岁月嬗递,繁华落尽,街与人一样老去,曾经回荡在这里热闹喧嚣早也烟消云散,现在的古街正渐渐游离出年轻人的视野。但是,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历史,而古街写满城市特有的历史印记。

赖民表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平潭古街逐渐成为了平潭这座城市的根与魂,让更多人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平潭的历史脉络。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