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在平潭宣传马列思想的人:刘伯华
2020-11-2616:55:39来源:

一、刘伯华其人

刘伯华,四川彭山县人,出生于1914年5月9日,毕业于四川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任教于重庆四维小学。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占我东三省后又进一步并吞我华北全境,刘伯华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接受军事训练,冀能骋聘于抗日战场,为国效力。但别动总队,不研究如何抗日,而是研究如何“剿共”,与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背道而驰。刘伯华发现受骗后,愤然逃跑,为躲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缉,1936年底经平潭教育科长来文华介绍,来到平潭潭南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不久,即升为校长。

二、刘伯华的“行”与“言”

潭南中心小学(现在实验小学的前身),在刘伯华校长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死气沉沉的学校,变成朝气蓬勃的抗日救亡中心。他为了唤起民族觉醒,将爱国主义与抗日救亡的教育渗透到一切课堂活动之中。如利用美术课,大画抗日救亡的漫画,张贴校内与街头;利用音乐课,大唱抗日救亡歌曲,使抗日歌声,响彻平潭上空;利用历史、地理课进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国耻教育,同时又进行社会发展史的教育与唯物主义的教育。他反对封建迷信,也反对在学校宣传基督教,对帝国主义利用教会进行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进行坚决的斗争,使平潭学子耳目一新。

他又利用学校走廊两边,以介绍历代民族英雄与各国伟人的画像的机会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与朱德等的肖像也张挂出来。这些肖像都是他亲自画的。同时暗中向学生讲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勉励学生学习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刘伯华同志是第一个在平潭,以学校为阵地为共产党宣传的教育家,他是在平潭大地上播下革命种子的第一个传播者。

为了抗日救亡,他把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少年团”,按士兵的装束,编成连排班,进行军事训练。他自任团长兼军事教官。男生进行拼刺力与实弹练习,女生则学习战地救护的知识。他在学校墙报两旁写了两句口号:“少爷小姐滚出去,革命青年站拢来!”这正是他的办学宗旨。他要把学生培养成卫国的战士而不是书生。

在他的带动下,教会办的私立岚华初中也聘请他当军事教官,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教会办的私立岚华小学也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全县连农村小学也纷纷效仿潭南中心校,把学生组织起来,实行军事训练。他开展抗日救国所作的努力,受到当时县长罗仲若的赞赏,成为助政府抗日的得力助手,平潭各界人士公推他担任平潭县抗敌后援会总干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1938年5月,厦门沦陷,福建沿海各地危及,平潭首当其冲。1939年5月,平潭县政府命令学校停课,学生疏散。作为文职人员的刘伯华,他并无守土之责,大可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可是他主动留下,愿与平潭共存亡。并将年长体壮少年团员二十余人组织起来,发给枪支,协助军警日夜巡逻警戒。6月上旬,他先后写信给他二弟文畊(后改名迪野)与好友来文华,表示参加革命与保卫平潭的决心。1939年6月8日,给他二弟的信中说:“......你得打算利用现有资本以维持家庭生活,让我抽出身子来做一个解放大众的奋斗者。我老实的告诉你,我已经加入了XX党,可不能给家里知道,我恐怕不能回家了,以后我的行迹也不让你们知道......”信中又说:“我当然不能做一个贪官污吏来肥家,更不能把一生就做了家庭的牛马,社会上千万吃不饱的大众,我应该把精力贡献在解放大众的工作上······”可惜当时地下党都是单线联系的,他又死得那么早,何时、何地,谁介绍他入党的,都无法查考,所以未能为他恢复党籍。但以他的言行,足以说明他的政治立场。在他给二弟写信之前半个月,他曾写信给来文华说:“......公务员不得擅离职守......如我遭难,切勿将此消息告诉四川父母,置之不理可也。......吾弟文畊,天资聪明,做事忠勤,如有机会,可为培植,以继我后。”这两封信,是刘伯华表示为国捐躯、献身革命的遗书。愿与平潭共存亡的决心溢于言表。同年5月,刘伯华在给父母去信时,在信笺上面空白处写给他四弟文略,五弟文畍如下:“略弟,畍弟:进中学很好......思想要新,常看新出版书报杂志,勿读陈古不懂之旧书,以及封建思想等书,如君臣圣贤等书,少读为佳。将来的社会,是共产社会,共有社会,民主社会,可不必研究那套旧文字。”

1939年6月29日晚10时,刘伯华只身从县政府议事完回校,被预先埋伏的叛军所杀害,年仅25岁。

三、牺牲后的“待遇”

(一)国民政府的态度

     当时国民党政府鉴于刘伯华,一个四川人,千里迢迢来平潭执教,本无守土职责,却愿为保卫平潭而献身,终为叛军所害,壮烈之志,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故决定于时局安定之时,为建烈士墓于中山公园,并将此决定告知刘伯华的父母。可刘伯华遇难后仅6日,即7月5日,平潭即为伪军所占领。之后经历了收复又沦陷,如此反复六次,建烈士墓之事拖了下来。

(二)1994年12月1日平潭县人民政府意见(岚函〔1994〕18号文)

“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

有关刘伯华先生在平潭从事抗日斗争的经历和事迹,我县民政局、党史研究室以及刘伯华先生的学生,同事都已出具了证明,都可作为评烈士的参政。刘伯华先生于1936年来平潭,在潭南中心小学任校长期间,为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教育之下参加革命的学生,无一不把他看作是共产党人。1939年,刘伯华先生被叛军杀害。由于平潭当时还没有共产党组织,他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入党,至今无人知道。所以1984年落实地下党政策时,无法为其申请,承认其党籍。我们认为这不应成为他评为革命烈士的障碍。 ”                       

▲特别说明:

1.评为革命烈士的并不一定是中共党员。党史上的革命烈士王小二,去世时那么小,肯定不是中共党员。

2.烈士是指在战斗中牺牲的,而革命烈士是指在中国革命时期牺牲的。

(三)1996年11月3日,平潭县政府对刘伯华身份的认定

1996年11月3日,当时的平潭县政府为刘伯华同志举行了隆重的移葬仪式。时任平潭县副县长的王长鹰致悼词,原文如下(节选):

“同志们,今天是抗日、革命、爱国的校长刘伯华同志移葬的日子。他在1939年6月被敌人杀害。今天我们开会追悼他,旨在宣扬他对平潭教育事业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传播革命真理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学习他爱国爱人民的革命献身精神。”

注:1996年11月3日,经县委同意,为于1939年6月29日被叛军暗杀的潭南中心小学校长,平潭县抗敌后援会总干事刘伯华同志的遗骸举行安葬,在平潭影院召开追悼会。追悼会由县教育局局长林修龙主持,副县长王长鹰致悼词。参加追悼会的有县人大副主任陈敬业,县政协副主席庄学文,县委办公室主任刘信德,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振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名奎......等500余人。

(四)刘伯华被害后,其遗骸暂放厝东坑,但由于风吹日晒,棺柩早已腐烂。学生们收其遗骸装在丁瓮里,露天放在原丁厝的地方。有林名泽等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刘伯华的骨骸压纸钱。自1994年3月,组织“刘伯华坟墓筹建委员会”到1996年11月建成安葬,前后得到两任县委书记——刘嘉静、施能柏的支持。刘书记曾指示宣传部召开一次研究如何安葬刘伯华的专门会议。施书记看到要为刘伯华校长召开追悼会时,立即指示给副县长王长鹰负责料理。

四、刘伯华的亲人及学生

刘伯华同志的父母,解放后相继病逝。其父刘述经曾任彭山县立小学与私立宏育小学校长、教育科长等职。伯华遗有一女,名刘行健,由其二弟文畊(现名迪野)抚养成人。1961年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曾任南充二中教师,退休后,被南充市“民进”组织领导下创办的“圣陶中学”,聘任为副校长。伯华胞姐二人早故。有胞弟四人,二弟文畊是成都青羊区政协干部,已退休;三弟文俊,在家乡经商;四弟文略是成都市电信局退休干部;五弟文畍是“民革”成都市委员会离休干部。学生有施修莪、林祖耀、林正光等,无一不是共产党人,且他教育下参加革命的学生,无一不把他当作共产党人。

五、附录

(一)副县长王长鹰在刘伯华追悼会上的悼词(节选)

“我们开这个追悼会,就是要学习他的投笔从戎的救国热情,学习他为维护“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不怕国民党的通缉,逃出特别总队的忠于真理的精神;学习他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救国战士的蜡烛精神;学习他誓与平潭共存亡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学习他的不愿当一个贪官来肥家的廉洁奉公精神;学习他为了解放劳苦大众而背井离乡的献身革命精神。为了革命,家庭妻子都可舍弃,这没有大智大勇的人是难以做到的......我认为他的坟墓,应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二)刘伯华女儿刘行建在追悼会上答谢词(节选)

“这些年来,平潭的党委和政府没有忘记你,当时与你一道积极抗日,保卫平潭的战友没有忘记你;平潭人民没有忘记你;在你教导下的大批学生没有忘记你。你是第一个在平潭岛宣传马列主义的人。今天为你建墓碑和举行追悼葬礼,也再一次证明你的抗日事迹,宣传共产主义的事迹将永远留在平潭人民的心中。我相信平潭人民将永远怀念你这位革命家......”

(三)学生代表林正光发言(节选)

“刘伯华校长给我们指出人生的奋斗目标与道路。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呢?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生命才有价值。就是在刘伯华校长的启迪下,我们才走上革命的道路,参加了为振兴中华,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解放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是刘伯华校长第一个在平潭以社会发展史与唯物主义的观点,武装学生的头脑,唤起学生的觉醒,从充满奴化教育与反动的传统教育的迷雾中解脱出来......他的军事才能,给人印象也很深,是他教会我们军事知识,作战技能,学会选择作战的地形地貌。我就是在学会战斗的基本知识后而去参加抗日游击队的......”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